金属表面蚀刻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3-07-21 09:29
金属蚀刻就是利用金属在特定的介质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化学自溶解(腐蚀)或被溶解(电解腐蚀)的作用,使金属表面产生刻蚀纹,生成文字或图案或各种线路,供表面装饰或工程上应用的一种工艺。例如用化学蚀刻或电解蚀刻的原理,在金属表面刻上文字和图纹做铬牌、彩色图版或电子线路等。其实,蚀刻的定义及作用远不止这些。最早应用金属蚀刻方法的是在金相学上,金属表面通过在某种化学溶液中浸渍后,金属表面的晶格组织就暴露出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当在化学溶液中进行电解浸渍时,所得的金相显微组织更清晰,速度更快。图6-1不锈钢在硫酸溶液中浸蚀的显微照片(250×)是不锈钢在酸性电解溶液中,在+1.04V恒电位下短暂蚀刻所得到的金相显微照片,通过蚀刻,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属表面的晶粒组成情况、形状及大小。此外,蚀刻已普遍用于电镀、化学镀等金属表面处理前的工序。工件经除油、除锈后,电镀之前必须要进行化学浸蚀或电解浸蚀,使金属本体完全暴露出图6-1的形态,才能使金属镀层或膜层与金属基体有良好的结合。所以金属的浸蚀在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应用早而且广泛。随着工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现已推广应用至各种制造业,特别是金属表面装饰行业。可以预期今后将有更大、更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如果大家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金属蚀刻加工的相关信息,欢迎来电详询!
下一篇:什么是金属蚀刻?金属蚀刻技术有哪些类型? 上一篇:蚀刻加工精度能达到多少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蚀刻加工中出现不良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汽车行业蚀刻
- 热烈欢迎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老师莅临青岛大东
- 金属蚀刻加工厂蚀刻加工存在的问题
- 蚀刻工艺实战: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流程分享
- 蚀刻加工的要求以及标准
- 金属蚀刻的定义与工艺流程详解
- 金属蚀刻的深度与宽度的关系
- 蚀刻工艺介绍之蚀刻速度
- 蚀刻工艺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技艺到现代工业的